top of page

獨立體媒的自幹求生(2)289、霸王級寒流記者會、戰力外測試會

已更新:2018年11月8日

2016年,某天被媒體稱為「霸王級寒流」的假日,一位台灣職棒的傳奇選手,在日本棒球獨立聯盟球團與經紀公司的合作下,開了一場加盟記者會。 一般來說,獨立聯盟的球員,不可能有這種規格待遇。因為這位選手很特別,他是台灣職棒各項打擊紀錄的保持人,想當然,他也是職棒創立以來,擊出最多全壘打的選手。講到這邊,我想大家都知道是誰,但「自幹求生」的規則是-一律以匿名呈現,我就用289當作代稱吧。 滿滿的記者陣仗,一排電視台攝影機在後方待命,記者會會場外有許多球迷,等待這位即將披上獨聯球衣的289。 該球團的粉專追蹤人數,一下從3000暴增到8000多,消息公布後,這球團突然成為台灣球迷的話題,已經有人開始策劃看289在日本打球的套裝旅行。 這次我申請的方式比較簡單,是直接打電話到球團辦公室。他們說,到時球團人員會到現場,去跟他說一聲就可以了。至於為什麼有電話號碼,請看上一回。 這幾年我的電話費都有變貴,應該跟越洋電話有關。 為了證明自己、完成兒子家人與球迷的期待,289想繼續打球,想繼續揮棒,繼續在紅土場上奔跑。 球團社長、總教練來台,一場面子、意念、表演、心意做到最好最滿的記者會。除了傳奇不小心扣錯球衣鈕扣,然後沒人幫忙他喬好這件事之外。然後我一直被那個沒扣上的第一個鈕扣吸走注意力。 也因為參加這場記者會,有機會認識到在台灣長期做日本棒球的社群,也在這團隊待了一段時間。現在想想,搞不好是我在這場記者會最好的收穫了。 隔天早上,我的筆電就罷工了。 接下來的內容,如果看官您是289的支持者,我建議你別繼續看。你可能會想罵我,我建議大過年別看會心情不好的東西。如果看官想看八卦,那我也建議你別繼續滑,你會失望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我人生第一顆簽名球,就是紅色球隊的289。是小學同學給我的禮物。

對球迷親切,必要時能做點表演,常在關鍵時刻繳出表現,國際賽的打擊成績也不錯。 做人講話直來直往,有時可能會得罪到人,但這也能算他的真誠。在被球隊宣布「戰力不符」後,願意到薪水與環境差好幾倍的日本獨立聯盟,就為了繼續打棒球。

到目前為止,我一直把他視為某種職業運動員的典範。

直到他某次在公開場合談論某一年(目前可能是唯一一年)中華職棒的戰力外測試會為止。 他先說不會參加,問了一旁過去的隊友會不會參加,我以前也很喜歡他這位前隊友。隊友說:「感覺戰力外測試好像沒身分的樣子,又不是很久沒有打球。打了這麼多年,大家都應知道我們的實力。」

然後289繼續說,他想繼續打球,如果他們(有球團)要我,應該直接找我就可以了吧。 這件事讓我想到日本職棒的「戰力外測試會」。

很多擁有實績的日本球員,在被球團戰力外後,會全心全意準備年末的戰力外測試會,近幾年到現場觀看戰力外測試會的球迷也越來越多。這是為什麼? 有機會被其他球團看上嗎?有可能,但這機率真的不高。那是為了什麼? 對球員來說,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穿著職業的球衣上場。他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,完成五次打席(打者)、兩局投球(投手)。

對球迷來說,這可能是這位選手最後一次穿著這件球衣登場的日子。

參加測試會選手,不是沒身分的球員,他們都是棒球選手,是和那些領高薪、為每一次的打擊、投球、守備拼博的職棒選手一樣,都是靠打球吃飯、靠競技表演獲得球迷喝采的運動員。 還有一種球員,他已經到其他地方打球,但還是年年參加戰力外測試會,因為他從不放棄再次穿上職棒球衣打棒球的機會,即便機會非常渺茫。

你可以選擇不參加戰力外測試,那是個人選擇。但那幾句話一出來,我突然覺得,我對289與他隊友的印象,變得無所謂了。

有沒有可能是媒體斷章取義?嚴格來說,任何一次採訪都是斷章取義,因為你不可能把受訪者所有的話都寫進稿子裡,就連問答式的訪談稿,都必須潤稿與修飾。何況,有人講話,媒體人才有斷章取義的機會吧。

之後,碰越多採訪,越能聽到一些289的傳聞,不管是真是假。以前我可能會不相信,經過這個「戰力外」表態後,我覺得這些是真是假一點都不重要。

對我來說,在日本獨聯求生、育成三軍裡掙扎,任何時候都會用盡全力打球,只為求得一張職棒一軍門票的人們,他們的信念、表現、故事,似乎比這個人,還有他的八卦真假更重要。這些人沒有選擇舞台的機會,只要有舞台,他們就會上去,做完自己能做的事。

然後我就從此就變成與熱門文章、高點閱率無緣的邊緣人(?

289後來到了南半球,完成了精彩的球季。我還是無法忘記他對於戰力外的選擇。剛好聽到像是幾年前台灣業餘就找上門,結果怎樣怎樣OOXX的傳聞。 但那些一點都不重要了。看到289的選擇後,我也為自己往後的「自幹求生」做了選擇。

(待續)

bottom of page